作者不详剧本杀—叙诡复杂,不适合非硬核玩家

优点:剧本短,线索卡少,阅读轻松;缺点:叙诡复杂,不适合非硬核玩家;

对于我这个热爱灰烬的粉丝而言,我只想说:这个本真的就过分!!罗莱特和十川太炫技了!!!我打的时候,真的是边打边骂边鼓掌大赞剧本好。骂的是作者真的好讨厌,安排一个剧本反复盘!鼓掌的是作者设定牛逼,能让一个剧本反复盘!就是吃罗莱特的风格,可怎么得了!

细节巨多,仔细发掘,找出悖论,完美解决!作者不仅仅在一个故事上多重叙诡,还表达了很多换位视角:

1.一个剧本杀作者对剧本创作压力的实质视角(作者也玩游戏开黑解压):让玩家了解作者的不易,也能让玩家发现作者的视角是如何看待玩家的,最后再来个黄粱一梦首尾呼应让整个据本的惊悚程度微微降低(不至于像《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一样引发玩家后遗症)。

2.让玩家当一次DM的视角:直接给玩家发主持人手册,让你们去看看带本如果拿到的就是这样的手册,要准确的消化它,是多么不容易!

3.坏角色视角: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作者把同理心给到了剧中的“虚拟角色”,没有谁心甘情愿被动成为“天生的坏人”,做坏的角色只能接受被作者笔下设定并“霸凌”的必须做坏的命运(突然想起了《被遗忘的时光剧本杀中的于生烟》),可换谁愿意接受命运的不公和任人支配呢,故同样绞尽脑汁让其他人换位感受痛苦也是一种动机。

以上三个视角让玩家也多少升起一些同理心,这种“场外”的表达让我倍感作者的可爱与真实,似乎在“剧本杀”游戏中,除了玩家,其他人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不容易(其实玩家熬夜掉头发盘本也不容易呀)。

而线索中的城市(我所在的城市)中所对应的地名亦增加了我对线索的亲近感和作者悄悄宣传本土的自豪感。

确实故事特别简单,就是一个校园事件,但是故事也特别复杂,孰真孰假需要根据规则确定其唯一性,所以一套内容多次用,一套文字的排列组合的背后是细节的穿插与多重适配,就是“文字”版的叙诡拼图,我们玩能盘出来不是亮点,作者能创作出来才是亮点!

这个本比较考验DM,因为反复和繁复,所以需要了解清楚规则并能解释清楚规则,且需要有技巧的扶车。

为了让剧本体验好,DM基本上需要全程跟车,毕竟那么多灵魂十八问,如果漏了信息,大家的体验就会受影响。

我们的DM很给力,带本声音铿锵有力,扶车分寸拿捏得当,所以我们体验很爽,没有因为规则被卡死,也没有因为时间压力而紧张,最后历经8个小时盘出了整个真相(20:20—04:20),作为叙诡烧脑的体量,就真的刚刚好!

盘本小贴士:白板或黑板,写出来一起商量吧!

顺便说一句,如果玩家们不害怕,这个本做恐怖效果也是绝绝子哦!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