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之笼剧本杀—“致敬剧本”的巅峰之作

写在测评前面:《空想之笼》剧本的剧情直接泄底了大侦探波洛系列的《帷幕》,没有看过本书的推理爱好者建议直接避雷。

空想之笼绝对是“致敬剧本”的巅峰之作,这是我打完这个本最直观的评价。用名侦探作为剧本角色的设计已经在多个剧本中出现,但直接泄底名作,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一次。作者直接把大侦探波洛系列终章《帷幕》的核心剧情作为整个剧本的背景,恨不得摁着你的头告诉你,看到没有,这就是帷幕的真相,这就是我在致敬上的突破。泄底这件事众所周知是推理行业的大忌,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二阶堂黎人也总因为泄底其他作品而被人诟病。所谓打着致敬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泄底的事的所谓剧本创作者,在这件事上更为可笑。

当然了,有很多朋友并不在乎作品是不是抄袭或者泄底,他们会说:反正我不看推理小说,泄就泄了,抄就抄了,好玩就行。这话是没错的,剧本杀本就是个娱乐项目,开心就是第一宗旨,可忽略掉所谓的“致敬”这个本的质量也是令人堪忧的。

从整体结构来看,并没有任何创新的结构,先案件的堆砌后续是多重反转的还原,上班打卡式的剧本体验只会让人深感无聊。

空想之笼的案件数量比较多,采用了比较有趣的5+2模式,其中2是dlc案件,可以选择不体验。当然了,我只说dlc这个设计本身比较有趣,但是案件的质量并不高,可以说量大但是并不管饱。这个本主打的就是设定推理,因此每个案件中都存在一个设定,玩家只需要根据设定还原真相就可以。网上很多朋友对这个部分的评价是吹捧过于批评,这点我个人有不同的观点。

设定推理的魅力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设定推理。因为推理只局限于本格内容,手法很难进行创作出新的模式,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就出现了忽略现实可行性,只以作品内部设定为基准的设定推理。因此可以发现,设定推理的魅力,一定是只有围绕设定才能展开的核心诡计和推理内容。

作者显然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全篇案件空有设定,没有诡计。设定本身在推理中的存在感相当的低,可以说是大部分案件看到设定就可以猜到手法,或者说设定本身甚至都不重要,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单独存在,完全没有围绕设定设计任何出色的诡计。

更令人迷惑的点在于这个本是封闭本,也就是说,所有的线索都在玩家的剧本中。我们一般对于封闭本的要求是,视角信息在至少两名玩家剧本中出现,以免单个玩家忽略信息点。这个作者非常巧妙的避免了这一点,多个关键信息点只在单个角色中出现,这个玩家不觉醒,dm不扶车,其他玩家就只能坐牢。打本结束后和不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交流了一下打本体验,没想到我们前三个案子卡的地方一模一样,原因也都是玩家没有分享关键信息。显然,这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对于没有视角的大多数玩家而言,因为某个人没有分享自己就要被迫多盘十几分钟,会让体验变得无比糟糕。

至于还原part更是令人苦不堪言,毫无新意的推理点和剧情反转构成了这个本的全部还原。虽然灰烬因为某些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但灰烬式的反转在剧本行业中也算比较典型的模式。而这种反转在空想之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找矛盾点,更换顺序,可以说看到谜面就知道要干啥,所有的推理用按部就班就可以形容,仿佛花钱不是来打本,而是来打卡,打完只有对工作千篇一律的厌恶,而没有接触到新内容的惊喜。

不难看出,平淡的内容,构成了整个剧本平淡的体验。但这个本还是有值得惋惜之处的。故事的大设定非常有趣,一个只属于罪犯的国度,国度内从罪人到后裔转的不同设计,到每个人都会觉醒的特殊能力。很多彩蛋也让人会心一笑,比如上木荔枝yyds的上木荔枝的渣女形象,喝养乐多就会醉的伊吕里,都在这个作品中给人以不错的观感。但这些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描写,仍旧停留在为了致敬而致敬的范畴之内,整体来看就是表面工作到位了,但无论是具体的故事内容,还是侦探的内核,都有待进一步挖掘。正如同一个朋友所说,上木荔枝画这么丑,我才不去玩这个本呢。

如果看了这么多,仍旧还有朋友想体验这个剧本,那么有两个角色可能非常适合对自我配置有信心的你,这个剧本唯二的女侦探,上木荔枝和伊吕里,出自相对来说冷门的作者早坂吝和白井智之的小说的侦探们似乎专门为推理爱好者而设计,在具有更广泛认知度的波洛与福尔摩斯的角色非常边缘的情况下,这两个角色可以说是c了整个剧本。

总结一下,这是一个存在严重泄底情况的致敬系设定推理剧本,难度不高,也不要抱着能找到什么亮点的想法打本,体验彩蛋就完事了,毕竟,没有人能拒绝上木荔枝。适合对泄底不敏感的推理爱好者以及新手进阶玩家进行体验。

搜索